服用甘露聚糖肽后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http://pf.39.net/bdfyy/qsnbdf/180307/6086175.html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年发起,旨在提高公众对精神卫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今年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进一步弘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保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那么关于心理健康你了解多少?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目前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人都处在心理亚健康状态。但是,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现象较严重,致使一些精神疾病康复者不能顺利回归社会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的病耻感。一些患者和家属害怕因"精神病"而受歧视,结果延误了治疗,病情加重。
1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同时,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而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
2
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和益处。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此外,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
3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4
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
5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我们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风险,预防复发。
6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
7
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8
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1.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2.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我们希望,不仅有更多的人能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组织积极参与精神疾病的科普教育,宣扬、倡导正确看待和治疗疾病的观念,形成关心和关爱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良好氛围。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