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脑供血不足会出现这些症状 [复制链接]

1#

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中老年人会经常反复出现头昏、头痛,且常有心烦、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健忘等发生,然而这些症状经常被误以为是更年期症状,或是亚健康状态。研究表明,这些都是脑供血不足导致的!

哪些因素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三高”

★高血压:可使血管内膜受损增生,进而造成管腔狭窄;

★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增加管腔狭窄风险;还可使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增加血液粘稠度,减缓血流,甚至血液瘀滞形成血栓;

★高血脂:脂类物质含量升高,易引起动脉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如果斑块破裂,还可形成微血栓,堵塞小血管,影响供血,甚至直接导致脑梗。

心脏疾病

如果心脏存在疾病,也可诱发脑供血不足。如:

★冠心病人心血管狭窄,每次泵出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供应给脑部的血液自然也会有所减少,从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心衰患者心脏收缩无力,房颤患者心脏收缩不完全,都可导致排出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脑部供血。

低血压

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血压过低,心脏泵血量减少,也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血液前进,就容易造成全身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导致脑供血不足。

颈椎疾病

部分颈椎疾病可能压迫到心脏向脑部输送血液的血管,使血管变窄,从而影响血流,造成脑供血不足。

贫血

严重的贫血也可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减退等相应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

这是因为血管生成时就有缺陷,导致血凝块在大脑内血管中积聚,造成部分或完全堵塞。

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引起脑部缺血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

1.运动神经功能失灵

这一类先兆征象最常见。由于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的表现如突然嘴歪,流口涎,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跌落,走路不稳或突然跌跤,有的出现肢体痉挛或跳动。

2.感觉功能障碍

由于脑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部的分析区域,感觉器以及感觉神经纤维,常表现为面麻、舌麻、唇麻以及一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有的人视物不清,甚至突然一时性失明;不少人有突然眩晕感;有的肢体自发性疼痛;还有的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3.精神意识异常

如总是想睡,整天昏昏沉沉地睡,不是过度疲劳所致,而是脑供血不足的先兆征象。也有的人表现为失眠,有的人性格有些变化,如孤癖、沉默寡言或表情淡漠,有的为多语急躁;有的可以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智力衰退,甚至丧失了正常的判断力,这些都与脑

4.预兆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日不同的头痛。

6)突然原因不眀跌跤或晕倒。

7)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状态。

11)脑供血不足患者一侧或某一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突然但暂时出现的视物不清。

日常调理方法!

1.正确的生活方式:

避免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不吸烟、不饮酒,避免与各种有害的化学和物理因素接触。控制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规律作息时间,不要熬夜,三餐按时,适当运动。

2.调整危险因素:

①高血压:合理控制血压,血压维持正常范围(65岁以上者/90mmHg以下,没有不舒服症状再降到/90mmHg以下;80岁以上者不低于/60mmHg;

②禁止吸烟:已有试验证明吸烟能增加高血压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红细胞积压,容易使血粘度增高;

③避免酗酒(禁酒):因饮酒有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导致反跳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风险;

④控制血脂、血糖:已经出现血脂、血糖异常者,应积极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规范用药,将血脂、血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3.调整饮食:保持饮食营养均衡,以食用豆类、豆制品、植物油、粗粮、蔬菜、水果为主,适量进食瘦肉、牛奶等优质蛋白。减少每日膳食里油、盐、糖的分量,尤其是动物油的摄入。

4.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量为达到最大心率的50%-80%(最大心率=-年龄),即自己感觉心跳加快但不影响说话,每次运动时间为20~40min,运动频率3~5次/周,鼓励每天进行。

5.保护颈椎:改善睡姿:选择软硬适中的床,睡眠时仰卧与左、右侧侧卧这三种姿势相互交替,选对枕头(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弯曲的);改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头前伸;运动锻炼:适当的拉伸及放松。

以医院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心脑疾病相关的知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