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有两位青年医生倒下ldquo过劳 [复制链接]

1#

就在前两日,有噩耗传来:厦门两位正值壮年的骨干医师接连离世。

12月7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助理教授王昭因“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

12月8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尹小文博士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

“过劳死”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长期加班、熬夜、打游戏……都有可能导致“过劳”。今天,小编决定再次提醒大家:休息好,真的很重要!

当一首《感觉身体被掏空》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很多人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也被掏空很久了。

近日,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过劳死”事件早已不罕见,而主要人群也正在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过度,并呈年轻化趋势。

“过劳死”也已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没能幸免。IT行业更是“过劳死”的重灾区。

一桩桩、一件件……都在给世人敲响警钟:长期过劳无异于“作死”。

图片来源:人民网

何为“过劳”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过劳”为何会致死?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同时,社会的大环境也是产生“过劳死”的主要推手之一。比如,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过劳”的几大症状

1、“将*肚”早现。

30-4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症状之一。


  

图片来源:人民网

2、脱发,斑秃,早秃。

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

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记忆力减退。


  

5、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燥,悲观。


  

6、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7、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感到不解乏。


  

8、经常头痛,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当你出现上述几大症状时,请你注意了!

图片来源:健康时报

防治“过劳”你可以这样做

1、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制定切合实际的追求目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增强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多种兴趣,积极转移注意力。

4、多锻炼。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散步等。

5、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以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的新陈代谢状态。

6、多睡觉。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应该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固定睡眠时间。

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让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制度硬起来

高度竞争是超越个体选择的时代大背景,已经将大多数人卷入其中,也正因此,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演绎了近百年,但总是昨日重现。

竞争的橡皮筋很难在短时间松下来。因为一时之间,我们很难“实现物质极大丰富”,将劳动当做一种快乐。眼下能做的,只能是给超负荷劳动更强的制度约束,给休息休假权利更好的制度保障,给个人更多的弹性解压方式。给压力一个喘息的窗口,也是给生命机会。

我国的《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年就通过了,但近十年过去,在很多单位仍是一纸空文。

“领导是劳模,员工哪能休”,“5+2”“白加黑”的是典型,主动休息休假往往被当做“偷懒”作解释。而从考核制度上说,尽管“绩效考核”已经越来越人性化,但最终痛苦或舒适,依然取决于绩效标准本身。标准不合理,所谓的弹性工作制可能更加催生变相剥削,导致非自愿的“自愿加班”。可以说,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制度真正硬起来,劳动者才不会无缘无故瘫下去。

今天不少市场化单位,比如外企、IT公司,工会组织阙如,内部监督没法形成;而“弹性工作制”这样白纸黑字的市场化契约,让劳动监察部门也束手无策。此外,法律对过劳死的认定也很模糊。过劳死是否是工伤?用人单位承担多少责任?一旦惩戒力度不大,教训永远不会太大。

“过劳”就怪加班?这个锅不能背

每当提及“过劳死”,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又是加班”“工作不要太拼”等。

“长期加班”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过劳”却不一定是真的有多“劳累”。

也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健康的作息及饮食规律导致的,比如长期熬夜打游戏、看剧等。

但在现代社会中,“加班”确实是导致“过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天的工作还没做完,加会班吧!

明天的计划还没做好,加会班吧!

领导说一会儿要开会,加会班吧!

之前派的任务着急交,加会班吧!

……

加班的理由总是有千种万种。而且很多时候,并不是被领导强制加班,而是自己“不想走”。

结果,好强的职场“拼命三郎”们,也有可能是健康上的“瘸腿将*”。

面对这样的“中国好员工”,小编只想说:健康才是一切的本钱,延长工时不如提高效率。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健康时报、京华时报

责编:沈健

编辑:杨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