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多动物感染的传染病,其中主要感染的经济动物为猪、牛、羊等。口蹄疫一旦发生,往往引起跨国界、跨区域流行,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对畜牧业危害最严重的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把口蹄疫列为法定上报的动物传染病。
我国目前口蹄疫防控的技术路线由强制免疫、清除病原、净化畜群和基本消灭四个环节组成。通过对口蹄疫易感动物采取强制免疫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流行,减少动物发病率,实现稳定控制疫情的战略目标。从目前我国的防控需求,做好口蹄疫强制免疫,做好免疫效果监测,决定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力。而疫苗免疫由于病*、被免动物及人为因素有时会造成免疫失败,使动物不能获得保护力。
一
病*因素
1、疫苗抗原血清型与流行血清型不匹配:口蹄疫有七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即使同一血清型,不同*株之间交又保护力差异也很大。例如A型口蹄疫病**株之间抗原差异较大,常出现不同*株之间完全不保护现象。我国前些年流行O型、A型、Asia1三个血清型,通过数十年的努力,成功的实现了Asia1型非免疫无疫。目前我国流行O、A两个血清型,在疫苗选择时如果单纯选择O或A,不能完全预防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
2、流行*株与疫苗*株匹配度不高:口蹄疫病*最大的属性是“种准”特性。病*在复制过程中容易变异,而自我修复功能不足,另外在生存压力,免疫压力的作用下,使病*发生改变以适应多变的环境,而疫苗的研发又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而造成旧*株制备的疫苗与流行*株的匹配度不好,造成免疫失败。在口蹄疫疫苗的选择中,要注重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匹配度,匹配度用r值(田间分离株和疫苗株间的血清学关系)来判定。当r值等于0.3可作为疫苗*株使用,数值接近1效果最好,低于0.3则效果不好。
3、新*株的输入:从口蹄疫全球流行分布来看,我国处于口蹄疫流行圈1,与世界公认的口蹄疫流行走廊相连接,从近年中国口蹄疫流行数据统计可知,从年至今,共有三个血清型的七个流行*株入侵我国,给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同时新*株入侵又对原有的疫苗带来新的考验。如年传入中国的O/Mya-98*株,引起了严重的疫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中国的养殖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年进入我国的O/Mya-98*株可引起猪、牛、羊发病,猪出现更严重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表明,年我国90%的O型口蹄疫是由O/Mya-98*株引起;年对全国19个省监测牛猪中,82%的病例由O/Mya-98*株引起。在我国已实行口蹄疫强制免疫的情况下,免疫动物群体田间发病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免疫试验表明,原有的疫苗对新传入的O/Mya-98*株的保护性不好,只有研制出针对性的疫苗才能实现保护。在年3月,由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中农威特生产的O/MYA98/BY/疫苗推出后,才有效的控制了该病*在国内的流行。
二
动物因素
1、动物营养不良、处于亚健康: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处于因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当进行免疫后机体无法正常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不能产生足量的抗体,自然保护力就受到了限制。
2、患有免疫抑制病:目前有许多的传染病都直接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如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圆环病*病、细小病*病、伪狂犬病和猪瘟等都会对免疫器官造成损伤,从而使猪降低或丧失对疫苗免疫的有效应答能力,从而造成免疫失败。有试验表明,正常情况下在注射口蹄疫疫苗后,七天就能产生抗体,对动物产生保护作用,而感染了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猪在免疫后一直不能产生免疫力,造成免疫失败。
三
人员因素
1、操作方面:工作人员在免疫前没有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质量检查,使用了不合格疫苗;没有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对有病动物或亚健康动物进行免疫;工作人员在免疫中操作不到位,疫苗用前未摇匀,造成免疫剂量有差异;免疫注射时动物不保定而直接打“飞针”导致免疫剂量不足,注射部位不准或注射深度不够造成脂肪内接种,或针头过短过造成拔针后疫苗从针孔中流出等,造成剂量不够,都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
2、程序制定:在免疫后没有进行抗体监测、对所测数据没有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往往造成免疫失败。如首免时间的制定,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如对幼畜过早免疫,此时由于免疫应答能力有限,同时母源抗体的干扰,容易造成免疫失败。如过晚免疫幼畜,则主动免疫抗体不能衔接母源抗体,造成一定时间的“免疫空白期”,在此期间动物因不具有保护力而容易被病*感染。另外,口蹄疫在首免一定时间后再加强免疫1次,才能产生坚强而又持久的免疫力,如果没有进行加强免疫,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3、运输、保存条件不当:口蹄疫灭活苗怕热、怕光、怕高温、怕阳光暴晒。试验表明,口蹄疫灭活苗在2-8℃的环境中,抗原含量能保持9个月不降低,而在常温下,2个月后抗原含量接近为零。如果在运输、使用过程中不能保持合适的温度或经受阳光暴晒,都会造成抗原损失,这样的疫苗免疫后会造成免疫失败。
四
避免免疫失败措施
当前,面对国内口蹄疫*株复杂的背景形势,对免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以避免免疫失败的发生。
1、对于一些变异*株或存在变异趋势的*株,通过加强免疫,选择抗原匹配性好的疫苗,以达到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2、选择OA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实现一针两防的目的。
3、加强免疫后抗体的监测,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
4、规范免疫操作,保证剂量,并注意保存运输要求,减少抗原损失。
5、建立合理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免疫抑制病的发生,确保机体的免疫机能正常。
6、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动物健康,在免疫期间增加营养物质的提供,以保证动物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销售公司*静编审杨儒爱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兰兽研剪影
Theend
本期责任策划:陈冠喆漆光生
二〇二〇年第53期(总第期)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