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睡眠日失眠,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1#

 “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问题即健康问题。科学的睡眠有助于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保护大脑、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促进长寿等功效。此外,睡眠对于保护人们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也很重要。适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保障良好的睡眠显得尤为重要。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国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中国”。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失眠的那些事

一、什么是失眠症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失眠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失眠药物使用不恰当而损伤身体其他方方面面。

二、导致失眠症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失眠,机体疾病、精神因素、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以及工作环境、睡眠条件等因素与失眠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1)躯体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癫痫、偏头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感染;过敏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病、肠炎、痢疾;循环系统疾病,特别是心衰、心绞痛、高血压、动静脉炎;骨骼、肌肉、关节的炎症和疼痛。

 (2)心理因素: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对失眠的恐惧也会引起失眠。

 (3)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分裂等。

 (4)原发性失眠:不明原因造成的失眠。

 注:心理因素造成的失眠应该被人们所重视,如情绪不稳定,心情抑郁、过于兴奋、生气愤怒等均可引起失眠。

三、失眠症的危害有哪些


  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一旦睡眠有了障碍,这样的平衡就会被打破,精神上的压力更加严重,可造成很多不良结果。从短期效应来看,睡眠不足直接影响的是第二天的工作与学习,精神萎靡,疲惫无力,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会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当的缺乏自信,这些势必影响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具体的危害包括:

 (1)健忘:这是由于失眠使脑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所致。并且,失眠患者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更容易健忘。

 (2)衰老:研究证明,人的皮肤健美与其睡眠状态密切相关。失眠患者神情黯然,眼圈黑晕,脸色晦暗,面颊有色斑,皮肤松弛皱褶。

 (3)肥胖:一般人以为睡眠好的人容易发胖,但研究结果恰好相反,每晚多睡一小时有助减肥,而长期睡眠不足者反而令身体变胖的机会大大增加。

 (4)其他疾病:临床资料表明,失眠可导致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如心脏病、高血压、老年痴呆、更年期综合症以及抑郁、焦虑障碍等。

四、失眠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睡眠障碍可以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状,失眠也可能导致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一系列改变,对机体其他系统的功能亦有影响。长期缺睡可以引致许多神经、精神及亚健康症状。如烦躁、抑郁、警觉和活动能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障碍等;甚至会降低免疫机能,影响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使生活质量下降。反之,躯体功能障碍可以是睡眠障碍的诱因,也可能是睡眠障碍的并发症。临床资料表明,失眠还可导致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如心脏病、高血压、老年痴呆、更年期综合症以及抑郁、焦虑障碍等。

五、失眠有哪些表现

失眠可表现为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同时存在:

 (1)入睡困难:指从上床开始睡觉到入睡时间大于30分钟;

 (2)易醒:指睡眠觉醒次数太多或时间太长;

 (3)睡眠浅:指睡眠深度不足;

 (4)早醒:睡眠醒来时比平时早60分钟以上且醒后无法再入睡;

 (5)睡眠不足:指成人睡眠不足6小时;

 (6)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指个体睡眠-觉醒节律与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所遵循的节律不符,在正常的睡眠时间失眠,而在应该清醒的时候思睡。

 注:失眠的表现不是绝对的,应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六、得了失眠症该怎么办


  在多数情况,注意睡眠卫生就可以解决失眠问题,例如:改变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按时上床和起床,睡前不喝咖啡饮料等等。另外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也可以解决失眠问题。应该重视睡眠质量和睡眠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医院求治,做到早期诊断失眠,查找失眠的原因。如果是躯体因素造成的失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而对非身体疾患造成的失眠,主要应寻求失眠原因,袪除病因的同时再服用一些调节神经系统类的药物等方法战胜失眠。

来源:医院

编辑:付付

美编:王文文

校对:耿静

审核:叶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